健康中国建设中卫生统计信息的作用(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 精准分析指导,优化健康服务 一是精准监测居民健康水平,利用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加快健康大数据的收集及应用,通过健康数据分析,了解影响健康
2. 精准分析指导,优化健康服务
一是精准监测居民健康水平,利用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加快健康大数据的收集及应用,通过健康数据分析,了解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和动态变化,精确掌握疾病谱的发展变化,包括疾病种类、发病模式、发展变化规律及疾病区域结构、年龄分布等,为科学制定治疗处置预案提供依据。二是重点关注亚健康如近视、肥胖、心理障碍等人群,监控孕产妇死亡率、出生率、家庭医生签约率、老年人口医疗服务需求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率等相关健康管理指标,开展健康随访和评估,对健康状况摸查、康复状况跟踪,为居民提供全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务。三是及时发布各类季节性传染性疾病、急慢性疾病发病状况及有效防控措施,增强群众防病意识,消除居民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提升慢性病患者管理健康率、传染病控制率,增强群众健康素质。四是针对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提供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将健康危害因素降到最低,因地、因人施策,采取有效预防和医疗干预措施。五是运用大量的医学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帮助临床医生快速提升诊疗水平的同时,循迹疾病预防及一些癌症的早期预测,及时提出针对性健康防控措施。
3. 网络直报跟踪,完善健康保障
一是充分运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等的网络直报功能,对网络直报重要数据指标统计核算,信息分析,为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应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采取应急接种等有效应对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二是通过数据反映质量,科学、客观进行各项卫生健康工作效果评估,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实现对医疗改革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宏观调控。三是通过完善基层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医联体、医共体内检查共享、双向转诊作用,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质量、水平和可及性。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医疗、远程医疗的群众健康、就医新模式,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4. 综合卫生监督,建设健康环境
环境是影响和决定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通过综合卫生监督信息平台,有效开展对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相关指标监控,依据各项卫生监测指标体系数据信息,及时对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农村饮用水安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和调研,消除污染环境、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环境建设。通过监测环境各项指标,对环境健康状况、应用状况作出科学评估和预测,就农村卫生体系建设、汽车尾气排放,工业污染治理、餐饮业消费环境改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蔬菜农药残留、食品安全保障等进行问题筛查、现状研判,分析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关系,提高保护环境、健康环境意识,促进生态健康环境建设。
5. 健康政策融入,发展健康产业
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掌握全面、准确的人口结构和生育水平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科学制定人口战略、生育政策及优化人口结构提供依据。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卫生各信息数据平台综合分析运用作用,促进人口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配套衔接,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科学、理性、有序发展健康的养老方式和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健康老龄化建设,提高健康预期寿命。综合调查分析老年人正确的健康消费需求,指导老年产业健康发展,推动老年家庭病床护理、健康咨询、老年康复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生活解决方案。
四、结语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中,通过一步步深化、系统、具体的措施实施,积极有效发挥卫生统计信息的参谋与智囊作用,推进全面健康行动计划加快实施,把健康战略融入各项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一、健康中国建设的内容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强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从源头维护人民健康。一是要从健康影响因素入手,消除健康危险因素,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水平。二是要坚持预防为主,促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三是要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解决好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四是要加快健康人力资源建设,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和加快推进。二、卫生统计信息的作用1. 进行健康素养监测和健康评估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监测,可以综合反映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及时、充分掌握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根据对公民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等掌握情况实施调查,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找准目前居民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健康评估,依据采集的健康信息,对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提出个性化的预防和纠正措施,以此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达到健康警示的作用,为干预管理和干预效果提供依据。2. 开展疾病预防和慢病监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及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慢性病的管理逐渐成为当今健康管理的主题。中国在慢病方面的挑战前所未有。通过疾病谱的发展变化及疾病区域结构分布等科学的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对疾病发病模式、个人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易感性进行跟踪评估,定期调查收集慢性病患者就诊信息,监控各类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源结构,为动态调整和实施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健康管理提供基础数据。3. 分析健康因素和变化影响一是分析不良行为和方式对健康的影响。通过对相关不良行为与疾病发展情况的相关监测数据分析,研判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生率的内在关联性,不良行为和心理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程度。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跟踪对行为危险因素有效控制所对人类平均寿命的影响。二是分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广泛开展人居自然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及生物学因素对健康影响的信息监测和数据分析,如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高发疾病相关的遗传学数据调查。三是分析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对健康的影响。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基本信息调查、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配置等相关数据信息分析研究,提升医疗机构的健康守护能力。4. 融合数据运用和分类管理通过公共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数据监测,充分利用云平台,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分析,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和发展趋势,通过定期进行各项卫生服务信息跟踪,及时进行效果评价与反馈,加强信息交流和互动。围绕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聚焦老人、儿童、亚健康人群等疾病易感人群,实施健康精准干预,分类管理随访、指导,控制和减少慢性疾病发生及发展。5. 配置医疗资源和体系建立根据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信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进行卫生人才资源现状、变动趋势和需求分析,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医联网构建,推动互联网远程医疗和智能医疗实施。通过患者就医选择和医疗服务消费心理分析,合理引导患者就医行为,促进医疗资源有效利用,形成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格局,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质量、水平和可及性。三、统计信息的作用发挥1. 提供健康信息,普及健康生活发挥健康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共享支撑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作用,一是定期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权威发布居民健康信息,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消除健康知识误区,准确、科学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与理念,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提升居民健康意识,促进自律健康行为和合理膳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二是个人健康信息服务,实现健康信息向个人开放,包括电子健康档案个人查询,健康管理信息咨询,健康指导信息及时提醒,使居民个人能够及时、清楚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接受个性化健康指导。三是通过构建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区域综合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公共卫生管理服务、医疗就诊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居民在就诊过程中,接诊医生能够第一时间全面查询患者健康信息,有效展开救治,避免重复医学检查,提高诊疗效率,节省医疗支出。2. 精准分析指导,优化健康服务一是精准监测居民健康水平,利用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加快健康大数据的收集及应用,通过健康数据分析,了解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和动态变化,精确掌握疾病谱的发展变化,包括疾病种类、发病模式、发展变化规律及疾病区域结构、年龄分布等,为科学制定治疗处置预案提供依据。二是重点关注亚健康如近视、肥胖、心理障碍等人群,监控孕产妇死亡率、出生率、家庭医生签约率、老年人口医疗服务需求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率等相关健康管理指标,开展健康随访和评估,对健康状况摸查、康复状况跟踪,为居民提供全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务。三是及时发布各类季节性传染性疾病、急慢性疾病发病状况及有效防控措施,增强群众防病意识,消除居民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提升慢性病患者管理健康率、传染病控制率,增强群众健康素质。四是针对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提供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将健康危害因素降到最低,因地、因人施策,采取有效预防和医疗干预措施。五是运用大量的医学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帮助临床医生快速提升诊疗水平的同时,循迹疾病预防及一些癌症的早期预测,及时提出针对性健康防控措施。3. 网络直报跟踪,完善健康保障一是充分运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等的网络直报功能,对网络直报重要数据指标统计核算,信息分析,为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应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采取应急接种等有效应对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二是通过数据反映质量,科学、客观进行各项卫生健康工作效果评估,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实现对医疗改革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宏观调控。三是通过完善基层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医联体、医共体内检查共享、双向转诊作用,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质量、水平和可及性。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医疗、远程医疗的群众健康、就医新模式,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4. 综合卫生监督,建设健康环境环境是影响和决定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通过综合卫生监督信息平台,有效开展对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相关指标监控,依据各项卫生监测指标体系数据信息,及时对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农村饮用水安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和调研,消除污染环境、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环境建设。通过监测环境各项指标,对环境健康状况、应用状况作出科学评估和预测,就农村卫生体系建设、汽车尾气排放,工业污染治理、餐饮业消费环境改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蔬菜农药残留、食品安全保障等进行问题筛查、现状研判,分析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关系,提高保护环境、健康环境意识,促进生态健康环境建设。5. 健康政策融入,发展健康产业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掌握全面、准确的人口结构和生育水平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为科学制定人口战略、生育政策及优化人口结构提供依据。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卫生各信息数据平台综合分析运用作用,促进人口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配套衔接,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科学、理性、有序发展健康的养老方式和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健康老龄化建设,提高健康预期寿命。综合调查分析老年人正确的健康消费需求,指导老年产业健康发展,推动老年家庭病床护理、健康咨询、老年康复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生活解决方案。四、结语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中,通过一步步深化、系统、具体的措施实施,积极有效发挥卫生统计信息的参谋与智囊作用,推进全面健康行动计划加快实施,把健康战略融入各项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统计》 网址: http://www.zgwstjzz.cn/qikandaodu/2020/1116/478.html